1、塑胶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常会因背压过大,喷嘴出现 漏胶现象,浪费原料并导致射嘴附近的发热圈烧坏。
2、模具的流道过小造成压力损耗;过大时会出现射胶无力;过于粗糙都会造成制件不满。应适当设置流道的大小,主流道与分流道,浇口之间的过渡或本身的转弯处应用适当的圆弧过渡。模具的排气不良。
3、模具表面光洁,粗糙度低(最好低0.8)排气孔,槽必须足够,以及时排出空气和熔体中的气体。
4、过高的背压,易出现下列问题:炮筒前端的熔料压力太高、料温高、粘度下降,熔料在螺杆槽中的逆流和料筒与螺杆间隙的漏流量增大,会降低塑化效率(单位时间内塑化的料量)。
5、增加新料的比例,减少水口料回收使用次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避免胶料在料管内长时间停留。 加玻纤产品易出现泛纤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是由于熔胶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射胶压力不足,造成玻纤在胶内不能与塑胶很好的结合,使纤泛出。
生活中常见的瓶、桶、罐、箱以及所有包装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和日常用品的容器等用的塑料加工工艺都是吹塑。挤出:挤出成型在塑料加工中又称为挤塑,在橡胶加工中又称压出。
注塑成型: 又称注射成型,其原理是将粒状或粉状的原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斗里,原料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态,在注射机的螺杆或活塞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在模具型腔内硬化定型。
吹塑:吹塑是借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型坯吹胀成为中空制品,或管型坯无模吹胀成管膜。注塑:注塑是将塑料材料熔融,然后将其注入膜腔后成型。
如果有现成的模具模板,只需要工艺加工型腔、型芯,钳工做孔装配就可以了。如果一切都从头做起,就要从开始下料,铣、刨、磨,模板的外形,然后再开始加工型腔、型芯等。
吸塑: 真空成型称为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主要分为厚片吸塑薄片吸塑两大类。
一般有4个阶段,首先准备阶段、其次表面加工、再次热处理阶段、最后调试鉴定阶段。
壁厚尽量均匀一致,脱模斜度要足够大。过渡部分逐步,圆滑过渡、防止有尖角。浇口。流道尽可能宽大,粗短,且应根据收缩冷凝过程设置浇口位置,必要时应加冷料井。
塑料模具加工过程中,温度可分为:干燥温度、物料温度、模具的温度、这些都是一些至关重要的因素。速度分为:塑料模具加工过程中,注塑模具速度、熔料温度、送退速度、开合模速度、顶针前进后退速度。
但注意以下几点:塑料模具材料的后处理不需要,因为:塑料软,不需要硬度等什么特殊的要求,且热处理过程可能造成模具变形。模具中的冷却(通水通道)与产品大小、形状、塑料性质、保压时间等因素相关。
有了好的模具,还要有好的成形加工,最好是***协作,尽量避免多头协作。如果条件不具备,就要选择一方全面负责,在订合同时一定要定清楚。
1、注塑机一天五吨产量算正常。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塑料模具厂的产量一般是由产品的尺寸以及出模速度来综合决定的,正常情况下常用规格的产量一般一天500只每台机器。
2、个。比如一模两穴的模具周期15秒,那么12小时的产能就是:60秒/15秒=4模每分钟,4X60=240个每小时,240X12小时=2640个。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
3、根据查询瑞文网得知,模具产能维持在4500标准套。模具产能是指日产能就是指在注塑时,这一套模具一天(24小时)最多能注塑的产品数。
4、循环周期可以做到10~13秒,24小时产能50000左右。16穴就是9~10万左右。你讲日产100万需要机台机器是不对的,应该是要几副模具。16穴的就需要做起码15副模具出来同时生产。因为你很难做到16个腔穴完全是好的。
5、PP塑料快餐盒也叫打包盒,也叫超薄盒,是当下外卖流行的产物。这个塑料快餐盒1000ml的使用量比较大,如果刚开始产量需求不是很大,一般模具开2腔就可以了。注塑机配DKM-200H的。如果24小时一班的话,一天能做35000个。
6、那几个规格 1-5分钟 差不多一个 一模一腔的话,后面大的2个产品 差不多5-2分钟一个 ,(这时间只是我预计的,具体还要看塑料件表面质量的。你自己算时间吧 。如果还想快的话可以加冰冻机冷却提高效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