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卵型槽模具加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上海卵型槽模具加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二战时期美国使用卵型手榴弹最多,还有一个就是小日本。德国使用木柄手榴弹,这是他们的标配,而且德国的木柄手榴弹还有一个特点,木柄特别是长,作战中士兵往腰带上一插,挺有特色的,那么这两款手榴弹性能上的优劣怎样呢?
其实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安照数据判断一款武器的优劣性,首先只要是武器都是有用的,特别是像手榴弹这样的单兵投降***,爆炸的威力如何在战场上并不是决定性的,威力大了也不代表性能好。美国就曾经限制手榴弹的爆炸威力,也就是杀伤半径,防止误伤,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又有防御性和进攻型手榴弹之分,我们在电脑前能分清楚,但战场上的士兵可不管这套,打急了有一个***他都敢给你扔出去。所以说,战场上是最不按套路出牌的地方,没规矩,胜利者就是规矩的制定者。
德国二战时期的手榴弹是从一战时期的M18式手榴弹改进而来,在一战时M18手榴弹就已经名声大噪,这种长木柄手榴弹最大的优势就是合手,投掷距离远,并且落点精准,能够从几十米外投进战壕中。另外就是落地后基本上不会滚动,这个在战场上很重要,特别是复杂地形上,例如,上坡进攻时很重要,而战场上基本进攻方都必须要面对上坡进攻,没有人在下坡位置设置防御阵地,所以,这种木柄手榴弹非常受欢迎。英法等国也都有装备,二战时期的战场上木柄手榴弹装备数量要远远多于卵型的手榴弹,苏联同样使用木柄手榴弹,只不过木柄没有德国的这么长。(下图是德国一时的M18手榴弹)
二战时期德国使用的木柄手榴弹是M24型,基本样式和早期的M18型没区别,同样保留了长木柄,当时德军对于这个木柄非常崇拜,它太好用了。不过德国根据作战经验进行了改进,主要是装药改用TNT,爆炸时间从M18式的6~7秒缩短到了5秒。M18式手榴弹战斗中经常出现你扔我接,再扔给你的景象。M24手榴弹并不是二战时期生产,从1915年~1945年都有使用。弹重:0.61kg,战斗部重:0.17kg, 全长:365mm,看看这个长度,这也是利用杠杆原理投降距离远的原因,M24当时是二战战场上爆炸威力最大的手榴弹,被盟军称为“高爆手榴弹”,同时是能够投掷距离最远的手榴弹,老德国兵基本上都是四五十米的距离,另外就是杀伤作用大,主要是这个距离基本落地也就爆炸了,M24也是二战时效果最优秀的手榴弹。
M24手榴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随便一扔就超过杀伤半径,误炸很少,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容易脱手。战场环境下手榴弹脱手造成的误炸非常多,M24手榴弹很少脱手。德国在M24手榴弹的基础上又参考M18手榴弹研制出了集束手榴弹,用来打坦克、碉堡、清楚铁丝网等等作用。这款手榴弹也广泛应用在抗日战场上,其改进型被普遍装备于抗日军队,效果非常好。应该说M24手榴弹是二战中综合性能最好的手榴弹,使用范围也比较广。
美国二战时期的手榴弹基本上都是卵型,美国手榴弹种类多,但二战时期使用的主要就两种,一种是MARK II手榴弹(MK2),还有就是改进型MARKllAl型(MK2A1型),这也是二战时期美军主要使用的手榴弹,这型手榴弹就是美国大名鼎鼎的“马克”2型手榴弹,即MK2手榴弹。总重0.595千克,发射方式为5秒延迟引信,外形酷似菠萝,因此也称为菠萝手榴弹。如果将MK2手榴弹引信摘除,组合在M9系列反坦克枪榴弹尾管上,能够当做枪榴弹使用,不过二战时很少这么做,美国不缺***。
美军的马克2型手榴弹在二战时期使用范围比较广,除了美军,盟军也有使用,美军对于卵型手榴弹比较偏爱,这是因为携带方便,随便一名士兵就可以携带多枚,也不需要专门的手榴弹袋,美军基本上挂身上,只要不影响运动,随便挂,很安全,不拔下保险销平安无事,这是美军青睐它的原因。不过实战中美军通常不会多携带手榴弹,单兵携带数量上并不是一个优势。
两种手榴弹性能好坏很难区别,本身手榴弹这类武器只要能够投掷出去,别哑火,别携带时发生爆炸就符合作战要求。木柄手榴弹投掷距离远是优点,投掷精度也高,关键是做功简单,使用也方便,***用卡环的手榴弹只要把圆环挂手指上扔就是了。卵型手榴弹质量轻,携带方便,缺点是结构复杂,生产环节麻烦点,使用时影响不大。不过卵型手榴弹只要拔下保险销最好就是扔出去,松手就等爆炸了。卵型手榴弹投掷距离近,落地容易滚动,不宜向上坡位置投掷。其实,二战时期卵型手榴弹最大的缺点是容易脱手,美军因为手榴弹脱手造成误伤并不是个案,远高于木柄手榴弹,另外,左撇子使用不方便。
从名气来说德国的M24长木柄手榴弹的名气显然要比美军的手榴弹大的多,使用方式也多种多样,效果更好。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中,德军装备的手榴弹主要是M24式手榴弹。该手榴弹于1924年定型,全场36.5厘米,弹体长7.5厘米,全重595克,弹壳为整体式铸铁弹体改为薄钢板冲压成型,弹体内填充***,并将弹体安装在一个中空的木制手柄上,装药量约为100克,爆炸威力在二战期间是最强的品种之一,被盟军称为高爆手榴弹。德军老兵,在站立的姿势下,可以将M24手榴弹扔到50米开外。
美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是MKⅡ型手榴弹,该手榴弹弹体为橄榄绿色,上有破片槽,装25克红色球状***。弹口部有***弹带,延时引信为M10引信,引信由保险销、保险握片、击针、击针簧、***、导火索、***组成;弹径58 毫米,长113 毫米,使用方法很简单,取出手榴弹,检查引信是否完好,引信弹体连接处是否有松动,如果没有问题则将保险片一侧朝向掌心,食指压住保险握片顶端,拇指与其余三指用力握弹体,接着用另一只手拔掉保险销,扔出即可。Mark II投掷距离为35~40码(32~36.5米),可由于其弹片最大可杀伤至50码(47.2米),所以美军要求士兵在投弹后卧倒直至手榴弹爆炸。不过,MKⅡ能够加装尾管当做枪榴弹进行击发,这使得MKⅡ的射程大大提高。
从纸面数据来看,德军的木柄手榴弹与美军的卵型手雷,可谓是各有千秋。美国与德国在手榴弹的选择上之所以会如此大相径庭,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两国的战术思想不同。
二战时,闪电战是德国军队的主导军事思想。因此,德军装备的所有武器装备都是为了实施闪电战作战。闪电战是一种进攻战术,也就是说德国军队基本上是处于进攻的路上。所以,德军需要一种适合进攻作战的手榴弹。木柄手榴弹装药量要多,杀伤威力大;掷距离远(离敌人越远,敌人的***大的越不准,伤亡越低);使用灵活,木柄手榴弹也可以根据战场变化制成集束***,以提高爆炸威力,当做小型***包来使用。综合来看,木柄手榴弹比卵型手榴弹,更适合进攻,也更符合德军的需求(其实,德国也有装备了不少卵形手榴弹,如M39式卵形手榴弹,但最终也没有形成气候)。
而美国则是一直强调在士兵身上添加更多的武备。卵型手榴弹体积小,且可以使用专门的挂环挂在身体上,如此一来单个士兵就可携带更多数量的手榴弹。所以,一直以来美国选用的都是卵型手雷。
总之就是一句话,武器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各个国家选择武器装备的时候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去确定的,并不是绝对的。每个国家都会更具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合适自己的武器装备。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卵型槽模具加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卵型槽模具加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3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