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设备维修属于什么体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设备维修属于什么体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修理级别分析(Level Of Repair Analysis,简称LORA)是装备保障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备维修规划的重要工具之一,其目的是为装备的修理确定可行的、效费比最佳的修理级别或做出报废决策,并使之影响设计。LORA是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它以经济性或非经济性因素为依据,确定装备中待分析产品需要进行维修活动的最佳级别。
修理级别划分
而修理级别是指装备使用部门进行维修工作的各级组织机构。通常多***用***维修机构,即:
(1)基层级(O)
由装备的使用操作人员和所属分队的保障人员进行维修的机构,只限定较短时间能完成的简单维修工作,配备有限的保障设备和人员。
(2)中继级(I)
比基层级(O)有较高的维修能力(有数量较多和能力较强的人员及保障设备),承担基层级(O)所不能完成的维修工作。
(3)基地级(D)
具有更高修理能力的维修机构,承担装备大修和大部件的修理、备件制造和中继级(I)所不能完成的维修工作。
军兵种修理级别有所不同,但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相似的。通常需要考虑维修的任务、部队的编制体制及维修原则等因素。
设备维修方式共计有三种,即设备的日常维修;设备的中小修;设备的大修。
1、设备的日常维修: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设备故障,而设备维修工就要对这种临时性发生的问题进行修理,尽快排除故障,恢复生产。
2、设备的中小修:设备管理部门在本年度末就要有针对性地编制明年部分设备中小修预修计划,开展预防性设备维修。
3、设备的大修:设备管理部门在本年度末就要有针对性地编制明年部分重点设备大修理预修***,主要是解决重点设备疑难及潜在的重大问题。
注册设备监理师,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些都可以考,不过大多都是相关专业或其他专业,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工作经验,貌似还可以考个压力容器分析设计资格证,这也是过控的,不过这些跟你的工作不太相符,要是真考的话得找个设计院帮你开证明。
你应该是在化工厂一类的地方工作吧,可能安全工程师跟你工作性质贴近一点。不过工程师资格证挂靠一般都是有钱的,所以不见得非得跟你的工作对口,能考下来赚点钱何乐而不为。
大型战舰在当时都是极先进的装备,当然其维修保障措施也都属超一流的。
一种是基地、船厂或港口维修。当舰艇需要大修或中修时一般都进相应基地进行维护保养,或者进行升级改造。
布鲁克林船厂对舰艇进行维修保养
对于在海上损毁较重且不便于进行海上维修的舰只一般也自航或拖回港口基地进行维修。基地港口维修效能最高,效益最好。
二是海上维修舰。可以维修战舰的船舶,在海上对舰艇进行维护保养,使其恢复一定的作战能力或使其能进坞维修或者是直接就地修好。
180英尺长的427型货船,在2战中充当飞机修理船
维修船都具有一定专业抢修设备,能够就近发挥作用,省去船只来回移动时间。修理舰在二战期间尤其活跃。可以单独设计建造,也可以由原来的舰船进行改装建造。
三是自救维修。利用船属设备对大型舰艇进行维护保养,一般是在紧急情况下或损害不大情况下。主要人员为舰船上的损管人员,附加各关联岗位的相关人员。
珊瑚海海战之后约克城号被炸毁的舱室一角
美国无疑排第一,最经典的就是珍珠港前三天修好在珊瑚海海战中受伤的约克城号航母。
英国排第二,但是和美国的差距很大,后期很多英国海军的受伤舰艇都直接开到美国进行维修,比如1942年在地中海被德国斯图卡击伤的光辉号航母。
德国可以排第三,但到了后期因为盟军的轰炸,极大地影响了其维修能力。
对海军舰艇维修保障能力最低的应该是苏联了。
正在建造中的“约克城”号航母(CV-5)它可是美国海军航母当中一代***!1942年5月在“珊瑚海海战”当中,“列克星敦号”被日本人击沉,它也被一枚800公斤的航弹命中,差点丢了性命,蹒跚的回到了珍珠港舰船维修厂…但是,6月份日本舰队打算发动“中途岛海战”,在美军完全处在劣势的情况下,尼米兹上将要求三天内将重伤的“约克城号”修理完毕…在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努力下,本来需要个月才能完成了修善任务的“约克城号”终于在三天后修缮完成。
图片上的这个大洞就是被“九九舰爆”的800公斤航弹直接命中产生的!
船舶行业分成了造船和修船两个分支,从技术角度来说修船不一定比造船容易,要想“修旧如新”需要非常强大的逆向工程能力,需要对战损军舰的结构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修复,其背后需要先进的船舶制造水平才行!
这是美国的另外一艘航母,叫:邦克山号。1945年5月参加冲绳战役是被两架“神风***机”撞中,中了头彩!整艘航母受到严重的损坏!
邦克山号被撞之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舰员和舰载机数量也伤亡/损毁巨大…撤退出战役后回到珍珠港,经过修复没等重返战场,太平洋战争就结束了,它于1947年1月退役封存,当时它的状态非常良好,1952 年又重新服役改装成“攻击型航母”…如果换成日本航母受此重创早已经沉没了,这说明美军不但抢修能力强,损管措施也非常的到位。
在珍珠港***当中沉没的美军“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它当时挨了两枚“九七舰攻”的鱼雷…舰舷部分完全沉没水中,幸亏是停靠在码头,它搁浅了…随后它被美军扶正打捞,经过紧张的维修之后重新服役,征战太平洋战场。
总得来说,受美国强大工业能力和大量技术工人的支撑,二战期间美国大型战舰维护/抢修/保障能力非常强,并且美国国土面积很大,东西部海岸线长和良港诸多,可以在不受干扰是情况下精心将战损的战舰妥善的维修。
纳粹德国海军“提尔比茨号”
战列舰,是俾斯麦级的二号舰,它就没有美军大型受损战舰那么***了!在北海海域伏击盟军往苏联运输战略物质的商船队战斗中,被英军的轰炸机击伤后一直待在挪威不挪窝,害怕返回德国的途中被英军击沉…最后仍然没有逃脱厄运,1944年11月被“***空军”的兰开斯特轰炸机携带“高脚杯”巨型航弹炸沉在挪威。
提尔比茨号被炸之后倾覆的照片。
其实提尔比茨号要是返回德国,以德国当时的工业能力也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将它修缮妥当,但是外部的干扰太厉害了,三天两头的有轰炸机来袭,严重的干扰了维修的进度,以致最后被炸沉…德国在二战当中不具备美国那样的远离战场环境,不论是生产还是维修都会受到严重干扰,所有的国土和占领区都在盟军轰炸机的航程之内,而盟军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的目的就是要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德国不可能安心的去维修大型战舰。
二战是人类第一次全面机械化战争,也是工业化国家的战争,拼的就是消耗!谁的工业能力(产能)强大谁就会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工业能力当中必然包括了维修能力,战场上大到航母、战列舰,小到一支***都需要修理,制造能力强大也需要维修能力强大,因为维修的用时要比新制造短了很多,哪一方在短时间将大量的装备抢修完毕,就会在局部甚至整体上处于装备数量的绝对优势,战争胜负的天平就会倾斜到哪一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设备维修属于什么体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设备维修属于什么体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3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