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工业设计大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本工业设计大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crulo是进口的。
CRULO品牌母公司成立于日本大阪,在日本家电行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产品有台式保洁柜、空气炸锅、微蒸烤箱等。
CRULO,源自日本。公司配备工业设计、品牌、视觉、摄影、运营、客服、供应链等完整部门体系。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引进了日本高端一流的小家电生产流水线。
非常荣幸能为题主回答问题!我们是余合建筑。
题主所说的全球流行的日本设计,其实是以“MUJI”(无印良品)为主导的,日本本土现代流派的设计师们在现代极简风格中融入了“虚空”的元素,从而形成的一个全新的日系设计流派。从文化上看“虚空”来自于日本禅宗文化。
无印良品酒店用品
无印良品家装
禅宗是日本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1192 年由中国传到日本,经过漫长的岁月,禅宗文化逐渐渗透到日本文化精英们的精神世界。而受禅宗影响的设计,强调简约、朴素、 风雅、传统和留白,排斥华丽的装饰。这也是在现代极简风走到后期,孕育出“MUJI” 创始人——田中一光为代表的颇具东方色彩的一代设计师们的创作根源。
高屋山的日本禅宗花园
日本曾经也是抄袭非常严重的一个国家,但是人家从抄袭转变为自主设计,而且在国际上日本设计是比较有名的,日本从小就开始培养设计思维和审美。也是非常重视设计的一个国度。这两天日本不是出了一个排版之歌的一个两分多钟的视频吗?那个现在也是非常火的,就是讲排版的重要性。不管产品设计也好,平面设计也好,工业设计也好,这些都需要设计来支撑,如果你有一个物品非常好用,但是它的外表是非常难看,我相信使用它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日本基本上设计都是用极简方式,但是极简这两个词听起来好理解,其实里面的理论和规则是非常非常多的。所以多看点日本设计的东西,对自己的审美也是一种提高。
日本设计为什么能风靡全球?
1、日本人均居住面积不大,为改变这种不利,除了将空间精细化利用满足基本需求外,日本在住宅设计中极尽所能,探索最为合理和科学的人体工学尺度,以获得人性化最舒适的感受和使用的便利性,所以在设计上对空间利用率及便捷性方面更加的考究。空间狭小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产品,这恰恰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
2、对我们东方文化的融合,虽说日本的文化色彩有着华夏文明的遗留痕迹,东方文化的“归一”性却比中国的设计师们吃得更透,设计理念上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恰倒好处”有某一个共通的契合点。
3、日本设计的特点,“淳朴天然”“简洁宁静”“线条清晰”“空间利用率高”“以人为本”,装修所用的材料都是最天然、最朴实的材料,更能表现出一种平和的意境。在装饰中较少使用金属饰品和家具,更多的是***用原木、席和竹等,保持它们原有的色泽,不加修饰地表现出来,在现代嘈杂的都市中,这种风格自然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以上为个人浅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日本设计的七个原则
FUKINSEI (不均整)
不对称,奇数,不规则,不均匀。不均整被用来拒绝完美,因为大自然里没有完美和对称。
KANSO (简单)
去掉华丽,简单的东西天生就能表达自己真实的一面。整齐,干净,不复杂。
KOKOU (朴素)
只保留久经考验的、非感官的基本核心要素。让人想起严厉、禁止、成熟和稳重。
SHIZEN (自然)
原始、自然、自由的创新,不做作。真正的自然拒绝幼稚和偶然。
YUGEN (幽玄)
首先日本的国情,陆地面积太小,人口多,日本没有空间被浪费的资本,所有说在空间利用上及美观上迫使日本,不得不注重空间的使用和美观。加上日本整体人们的文化素质,都比较擅长研究及琢磨。
第一,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便积累了重要的工业基础,在二战前有着较为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教育基础。即使在战争将所有物质都破坏之后,那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工程师等人才还在。大学、图书馆等在战争中往往并不作为军事目标轰炸。而且大学图书馆一般都在市郊,离城区较远,轰炸也不易受波及。所以日本有着比较好的科技基础。
第二,日本在重建过程中,由于其国防完全由美国托管,因此,财政收入100%的投入了经济重建。再加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国所需的大量战争物资都从日本韩国采购加工存储发送。因此,日韩的物流、军工产品生产、电器以及相关产业迅速积累大量财富。
第三,日本用前面所说的巨额财富,几乎全部都用于购买技术和扩大再生产。1***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发展开始加速,并迅速获得发展。
这里有人认为:二战中日本造出了7万吨级的“大和” “信浓”号战舰,所以日本二战工业是世界一流水平。可是,真的就如此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只有和当时连火柴都无法生产的中国相比,日本才算是技术强国。如果横向和欧美列强比,二战时期日本表现出的工业技术能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三流的。之所以这么说,请往下看!!
首先德日意三国同盟中的头号老大德国至少领先了日本20多年,工业产值德国在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其工业水平已经接近并赶上了苏联,因为这个原因***才觉得偷袭苏联。而日本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就是空军而已,但是根本无法与美军的空中力量想抗衡的。陆军坦克那简直就是一张薄皮而已,大约是1940年之前的水平,很差就是。由于陆军由于工业水平太差,日本在列强中只能垫底,当然是比中国军队要强不少。
1937年全球的工业数据是这样的(占世界工业百分比)美国28.7%,苏联17.6%,德国13.4%,英国9.2%,法国4.5%,日本3.8%,意大利2.9%。
且不说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前是有世界劣质产品仓库的美名,“东洋货”就是劣质产品的代称。大家只要看看下面两个例子就会明白。
1》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对于活塞式发动机而言,此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发动机和飞机性能。美国早在战前就已熟练掌握并大量用于二战军机。而反观日本,此项技术直到终战都未熟练掌握,最终,这个缺限成为了二战日本军机的一块“心病”。(所以日本严重缺乏性能优良的重装甲战机和高空战斗机)
2》雷达电子技术。这点我就不多说了。日本在此项技术上同美国的差距很大(这点战后日本人也是承认的),严重影响了日海军战舰的夜战能力(美军一直就靠雷达夜战)和防空能力(日本开发不出同美国一样的对空无线电近炸炮弹)。 还有陆军武器的种种问题(战车、火炮的威力和质量),这些无一不是日本基础工业薄弱的表现。英美认为二战日本只是一个二三流的工业国家不无道理。(“大和”号是日本倾国之作,而反观英美,又有哪艘战舰如此麻烦)
所以***如你是一位美军飞行员,你可以开着你心爱的地狱猫战机F6F,将眼前上下翻飞的零战打成碎片。不用担心日军的炮火,它们对你坚固的爱机没有多大的威胁。(对比日军一打就着的零战,F6F即使被打断机翼也很难起火。而日本由于缺乏性能稳定的大马力航空发动机,一直开发不出性能优良的重装甲战机。后期强行开发的“紫电”改战机,同样由于那该死的“心病”而可靠性很差,严重影响了它的实战表现。)
综上,二战时日本的工业水平只能算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所以也只能欺软怕硬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工业设计大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工业设计大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2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