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著名工业设计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著名工业设计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英国坚称威廉莫里斯是现代工业设计之父,因为威廉莫里斯是英国人。但是威廉莫里斯是反工业的,反现代化的,所以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设计之父。
彼得贝伦斯被称为德国现代工业设计之父,因为他最早探索了功能主义,并且赞成批量化标准化,还培养了三个好徒弟。沃尔特 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埃。这三人与美国的设计巨头弗兰克赖特合称为现代主义四大巨头。而雷蒙罗威是美国的现代工业设计之父。
阿尔瓦阿图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工业设计之父,因为他奠定了斯堪的纳维亚的有机功能主义风格。
所以争这个名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关键是看各位设计先驱为工业设计做了哪些贡献。。。
被尊为现代工业设计之父的是雷蒙德•罗威,其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的可口可乐标志成为当今世界的四大标志之一。雷蒙德•罗威是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师,本世纪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1929年,开始了己漫长而辉煌的设计生涯,罗或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中设计领域非常广泛,从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到企业形象策划。
蒋新松是我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研究的最早倡导者之一。1980年,就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后,他更是潜心探索、苦苦寻求一条中国机器人发展之路。他在国内外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研、考察,并根据当时的基础条件、国家相关领域的需求,选定水下机器人为突破口。
1983年,蒋新松作为项目负责人,联合国内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并完成了中国第一台潜深200米的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的研究、设计与试验。这是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了尽快形成真正实用的产品,在自主研发的技术基础上,1985年他决定引进美国水下机器人技术,随后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国产化的具有水下作业功能的有缆遥控中型水下机器人RECON-IV-300-SIA。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自主研究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创新的典范。
1990年,在蒋新松的规划与指导下,封锡盛(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潜深1000米的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1991年10月,为了加速实现潜深6000米的目标,在资金没有落实之前,蒋新松向国家科委立下军令状,与俄罗斯远东海洋技术问题研究所合作开发6000米CR-01水下机器人。
就这样,中国仅用3年、不到200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国外用10年、3000万美元、堪与卫星相比的深海潜器。它们与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海潜号”“金鱼号”等水下机器人,一起应用于水下观测与检查、海上航行保护、海上作业平台建设、海底***丰度调查等,产生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也为进一步自主发展各类新型水下机器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凯瑞姆·瑞席(Karim rashid),美国工业设计界巨星,1960年生于埃及开罗。 父亲是埃及人,母亲是英国人,在英国和加拿大长大。他于1982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勒顿大学(Carleton University)获得工业设计学士学位。之后在那不勒斯市继续他的研究生学习。完成学业后,花了一年的时间在米兰的Rodolfo Bonetto工作室工作。 作为今日设计界超级现代派巨星的他,在成功之前也曾走过一段坎坷的路。在纽约的最初5年他过得非常艰苦。到了纽约之后的第三天,他身上只剩下1500美元,仅仅足够支付一个月的房租。本来他得知某公司有个设计师的职位有空缺,但去的时候却已经被人捷足先登。后来朋友告诉他说有一个教设计的工作,他立刻去了,并得到这份工作。然后就依靠这份收入微薄的工作生存。当时他住在仓库里,什么都没有,甚至要自己动手建厨房和浴室。 一年之内,他给超过100家美国公司打了电话,并坐火车横跨整个美国大陆,而且亲自造访了其中的大概20家公司。努力寻找工作的机会。 1993年,凯瑞姆·瑞席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打开名气后,大量各行各业的知名公司成为了他的客户,其中包括Nambé, Issey Miyake, Pure Design, Fasem, Guzzini, Tommy Hilfiger, Sony, Zanotta, 花旗银行等等,随着一件件设计精品的出现,他渐渐跻身为设计界的超级巨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著名工业设计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著名工业设计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2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