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徐州晨鸣工业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徐州晨鸣工业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时期,虽然汉室衰微,天下动荡,然而文化却没有因此衰落,反而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学大家,其中比较有名的当数“三曹”和“建安七子”了。从东汉末代的建安年间,直到魏明帝最后一年,期间出现的这众多的文人,用自己的文字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建安文学。
“三曹”是建安文学中的代表性人物,是指魏武帝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魏文帝曹丕和陈思王曹植。三人属父子兄弟,虽文风笔法却却各具特色,但殊途同归,三人的文学成就与地位都很高,与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学见称的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
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他的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有表现他统一天下雄心壮志、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短歌行》,也有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的《观沧海》;还有表现他积极进取精神的《龟虽寿》。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才高八斗的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与李白、苏轼并称诗家“仙才”。曹植活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比如《赠丁翼》、《白马篇》等,而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如《七哀》、《野田黄雀行》等,当然最具代表性的还是被称为“文苑奇葩”的《洛神赋》。
作为“三曹”之中,名声最不显著的曹丕,实际上对建安文学乃至后世文学发展的贡献也很大。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一生存有辞赋30篇,诗40余首,其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形式多样,以五、七言见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曹丕对文坛最大的贡献是其《燕歌行》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其所作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为我国文学批评之祖。
曹丕与曹操、曹植虽然并称三曹,但是相对于曹操和曹植在文学作品上的高产出,以及部分代表作的高光表现,曹丕显得并没有那么突出,世人记住的更多的是他的政治成就。
然而既然能够与曹操、曹植并称为三曹,那么曹丕的成就也是不可低估的,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丕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包括诗歌、散文、赋和文学理论等方面。
诗歌主要代表作有《燕歌行》,《燕歌行》是曹丕自创的拟燕地歌曲,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七言诗;而他的五言和乐府诗也同样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证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期间,***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而尤以“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两句最为经典。
曹丕的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曹操主要作品,万里行、度关山、对酒、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诗20多首,反映末***社会与百姓苦难,诗20多首,部份记录汉末董卓之乱混乱历史。曹植,推动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散文同样具有情兼雅怨,丰富多样,才华出众,文***飞扬。著名文章有七哀诗、白马篇、门有万里客、洛神赋等,因文学上的造诣而与曹操、曹丕称三曹。曹丕,于公元22年废汉自立是魏武帝,诗形式多样,有四、五、六、七言诗,多为抒发对人生感慨和人生哲理诗,游乐宴游诗。代表作品有典论、燕歌行、登城赋、陌上桑40余首,抒情意浓、含蓄深情的佳作。
谢邀。
曹丕在文学上的成就,在“三曹”之中是比较全面的,主要因为他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领域。
如果要单论诗词歌赋方面的成就,比如诗还是曹操的第一,赋是曹植第一,曹丕在诗、赋上不是第二就是第三。
象曹操的诗,别说是在他们父子三人中去评论,即使整个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也是第一位大诗人。曹操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首都是传唱至今的精品,是一个时代的高峰。曹植虽然“七步成诗”,但象曹操那样高水平的诗几乎没有。但曹丕的两首《燕歌行》写得极好,可以与曹操的诗比肩了。所以论诗的话,曹操第一,曹丕第二,曹植第三。
曹植在词赋上面成就最高。著名的《洛神赋》和《铜雀台赋》都是千古奇文,这是曹操和曹丕没法比的。
曹丕的《典论 · 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的文章,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领域。“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成为了千古至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时局比较动荡的一个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文学也表现出了动荡时期文学的特点,这个时期的文学,我们称之为建安文学,说起建安文学,最有名的莫过于建安七子和三曹,以及代表建安时期整个社会,审美,文学等的“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文学对以后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时期的文人也大都彰显出他们独立的人格特征,人的情感表达也有了更加多样化的特色。
三曹主要是指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曹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样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心有济世安民的情怀,所以诗歌也具有豪迈雄壮的特点。同为三曹的两兄弟曹丕和曹植却不具有这样的特点,二人风格趋于文雅,曹丕文武双全,曹植天赋则多表现在文学这一方面,而本文则着重说下曹丕,根据《三国志》记载曹丕八岁就能写文章,具有很大的天赋,博古通今,经史子集全都精通,善骑射好击剑,他自己也在《典论论文》中说“八岁而能骑射,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三曹他们虽然不是纯正的文人,但是他们对于文字的热爱,对于文学的热爱,为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前面说到曹丕会射箭善属文,文武双全,但是和曹操古直悲凉的文风不同,他心思细腻,是个文艺男青年。思维比较缜密,行***事等各方面也都比较细心,这样的性格也适合他继承父位。
曹丕在诗赋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他的诗赋文风委婉细腻,像他的五言诗《十五》“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柟千余尺。众草之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虽不及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般豪迈悲壮,但是诗文流畅委婉,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他的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的创作也代表诗歌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他的七言诗《燕歌行》虽然仅存两首,但是却是文学史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也被称为七言诗之祖。
说起曹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得不说的当属于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著作《典论论文》代表着曹丕文学思想的正式形成,也说明了魏晋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以上说明曹植在建安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徐州晨鸣工业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徐州晨鸣工业设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2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