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工业设计 三视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工业设计 三视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设计不一定用到电脑,但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设计东西更加方便更加,高校接下来小编就针对这些问题来说一说自己的一些见解。
首先,在之前的时候没有电脑,但是照样有设计,无论是设计桥梁或者是设计一些家具,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都是可以完成的,人们可以通过画图纸或者是头脑中护照来进行设计,这都是可以完成的,但是自从有了电脑之后,用电脑来设结构更加方便。而且用电脑设计的话,修改起来也比较便利,这给人们设计东西是有重要作用的。
其次,如果没有电脑的话,人们依旧可以去设计,但这对于一个人的思维能够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设计思维是很难设计出东西来的,但有电脑的话电脑很多软件是可以进行***的,都给一些不具备相应实力的人提供了很大帮助。相比而言,用电脑设计东西比平常人工设计更为便利。而且有一些人工无法设计出来的东西,通过电脑软件或者是电脑系统等方面的***来进行完成的。
关于这些问题的讲解就先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这里有所收获,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不一定非要用电脑。
设计最主要的是先把方案和框架在脑海中想出来,用手绘和语言等方式把这个方案和框架告诉给设计助理,然后设计助理做出来之后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然后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完善。这就是成功的设计。
承谢邀请:
:设计一定要用电脑么?
:不一定。
设计发展到当代,电脑软件是主流设计选择,也是时代的顺应。因为科技的发展让做设计变得越来越方便,各行各业都有开发的对应软件。
题主的问题是如果没有电脑,如何设计产品?
那就好比再电脑没发明之前我们是如何设计产品的?
答案是手绘。
大到城市布局,
小到”一砖一瓦”,
当然不一定咯,为什么,因为我就是个典型,当下社会设计软件那么多,给现在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便利,可是,想当年我学设计的时候,用的最多的软件也只有CAD啦,那时候,老师留得作业,全部手绘,毕业设计手绘,这一手绘,便绘了这么多年,成为习惯了,虽然现在也学习使用了多种设计软件,但工作中,我还是习惯了随手带着纸笔,在工作现场一逛,可能灵感来了,记录下来,回去出精图,可能也是和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关吧,反正手绘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
刚刚回答的另一个类似的问题,我就知道一定人说不一定,然后把古代的***们再搬出来,如鲁班,如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等等等等,然后说以前没有电脑的时候的就不设计产品了吗?
但是以前的设计肯定也借助了其他工具,如电脑绘图出现之前是手绘。但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电脑设计而不用手绘了呢,当然是因为电脑绘图方便快捷、利于信息传递共享从而占据社会设计的主流。那些依旧坚持不用电脑的应该有两方面的人,一个是保守派,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电脑不熟练,还没有手绘来的快捷,所以再继续用老的方法。另一个行业比较特殊,电脑不能在其所在的领域让其发挥特长,比如书法。也许只有挥毫泼墨的感觉才能够激发灵感。
题主的两个问题,设计一定要用电脑吗?不一定,但是用电脑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如果没有电脑,如何设计产品?那就借助其他工具咯。
2018年12月28日,第一架升级版的图-22M3M——蓝色42(国际注册号:RF-94267)——从喀山飞机制造厂的机场起飞,进行了首次试飞飞行。该机由奥列格∙佩图宁(Oleg Petunin)驾驶,在空中飞行了37分钟,达到了4921米的高度。联合飞机企业(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总裁尤里∙谢尔沙(Yury Slyusar)在去年八月份“蓝色42”下改装生产线时说,“未来需要几年的测试时间”。但装备空军的第一架升级飞机已经开始升级工作。升级会与测试并行展开,“并在2021年开始交付" 。图波列夫的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康尤科夫(Alexander Konyukhov)表示,第二架升级飞机将于2019年春季准备就绪。
俄罗斯当局表示,如果在评估后发现经过现代化改装的图-22M3M具有巨大潜力,他们可能决定不仅对现役的飞机进行大修和升级,而且还会对一些较老的飞机进行翻新。目前仍然有数十架“逆火“飞机存放在飞机仓库或被遗弃在各个机场(奥列涅戈尔斯克有大约25架,别拉亚有大约20架),其中一些可能在翻新和升级后恢复服役。
图一 图-22M3M三视图
图-22M3到图-22M3M(产品代号 45.03M)标准中期升级项目已重新启动过数次。该计划最早开始于1990年6月,当时苏联的国防部命令图波列夫公司进行研究和开发,被称为“适应性改进”的45.03M产品。该项目的核心是新标准的雷达,其中包括将过时的PNA雷达升级为由Phazotron-NIIR公司生产开发的新版本,被称为PNA-D。但是,截止前苏联解体,只完成了少数PNA-D雷达,并放弃了一系列的升级。
在2007年的另一次升级尝试中,圣彼得堡的列尼涅兹(leninets)公司为图-22M3改装了最初为伊尔-38N海上巡逻机开发的“短篇***(Novella)”雷达;改进过的Novella雷达被命名为Novella-45(NV45)雷达,专门用于“逆火”轰炸机。2008年,9804号图-23M3安装了NV45的原型机。在2010年代的早期,曾经考虑为“逆火”轰炸机安装由NIIP公司开发的电子扫描雷达,但最终没有实现,改为继续执行之前安装NV45的升级***。在2014到2015年期间,列尼涅兹公司向喀山工厂提供了四台总价为833万美元的NV45雷达。这些雷达被安装在四架翻新的图-22M3飞机上;其中之一的红色10号(国际注册号:RF-94146,生产编号:109-05)于2016年6月坠毁。目前没有任何关于新雷达的性能数据。伊尔-38N可以探测和跟踪320公里外的目标。
图二 伊尔-38N海上巡逻机
俄罗斯国防部于2014年9月24日签署了当前的Tu-22M3M研发***合同,其中包括已经安装在第一架图-22M3M飞机(国际注册号:RF-92467)上的现代化NV45M(Novella-45M)雷达。RF-92467号飞机还配备了U001M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可与所有新式武器兼容。
图三 更新后的图-22M3M座舱,可以看到数字化程度还是很低,保留了大量模拟仪表,甚至还有老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目前俄罗斯空军部队还总共装备了有60多架的图-22M2的基础版本,并且这些大型战术轰炸机也随着俄军的步伐,到达了叙利亚战场多次成功的执行了对地攻击的任务。
不过,也就是在叙利亚战场上图-22M2系列战术轰炸机也暴露出了,在执行对地执行轰炸任务时,只能使用老式的航弹去执行对地的攻击任务,这也使得,在2016年该款战术轰炸机全面撤出叙利亚战场之后,俄军就立刻启动了对该款战术轰炸机一系列的升级改造***。并在前一年的12月份,成功的研直出了图-22M2的最新升级版本M3M。不过,也据国外相关的新闻报道称,由俄罗斯航空工业最新研发出的图-22M3M战术轰炸机一开始相关的研发工作并不顺利。
图-22M系列作为俄罗斯空军部队装备的唯一一款高超音速战术轰炸机,其相关的作战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特别是该型战术轰炸机利用其自身超高的飞行速度,再搭配上自身所携带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所组成的打击组合,对于海上敌方大型水面作战舰船的威胁也是比较大的。
虽然俄罗斯国内相关的新闻报道称,最新深度改进型已经具备了非常强大的对地精确打击能力,但是国外的相关军事专家,却还是认为俄罗斯空军此次装备的图-22M2战术轰炸机改进款,不过“旧瓶装新酒”罢了,并不具备像类似于美制B-1战略轰炸机的对地精确打击能力。
无论现在这款战术轰炸机最新升级版本有多么厉害,至少在上个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款高超音速战术轰炸机,一直都是中国防空部队日夜提防的对象。
苏俄人直到现在也是把图22M称为图22的改进升级型,这其实不过是苏俄的障眼法罢了。基于美苏/俄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来看,苏俄方面不能让性能更先进的图22m轰炸机单独列为一款新轰炸机入役,这样会破坏协议引起不必要的国际争端,加之在外观上两者倒也有一丝相似之处,逆火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眼罩的改进型。
其实单纯从外观就能看出来,两者相去甚远。笔者曾经制作过这两款轰炸机的模型,明显可以感觉到这两型轰炸机的巨大差别。从研发时间来说,眼罩是50年代研制并入役,因性能未能到达苏联军方的要求而未能大规模服役,逆火则是60年代中后期为了替代老旧的图16和性能不满意的图22而立项研发,并在70年代初开始批量服役。在从外观设计上说,眼罩的发动机外置,位于垂尾翼根部,使用圆形进气道,机身设计则完全是在图16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进而来,机翼也是传统的中低位固定翼,后掠55度以使战机可以进行超音速飞行;逆火则将发动机和进气道和机身进行融合设计,使用方形进气道,使机体流线型更完美,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隐身性,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机翼***用可变后掠翼设计,可以说整机的设计都是以机翼为核心展开的,就为了达到军方的超音速突防和较远的航程要求,这样的设计自然就带来了更大的载弹量。
最后再从性能上来说,逆火58吨的空重几乎是眼罩32吨的一倍,最大载弹量24吨也是其一倍之多,更特别的是眼罩在满油满载的状态下竟然达不到超音速状态执行战略任务,而逆火则可在全状态下进行超音速突防,甩开眼罩不知道几个华莱士了。
2018年年底,最新升级版的图-22M3M“逆火”出厂,这次升级更换了80%的通信导航和电子战等设备,包括新的NV45雷达,新的火控系统等,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加装了空中加油系统,发动机也换装了与图-160M2相同的NK-32涡扇发动机,毕竟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飞机,升级潜力还是很大的。
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了大约100架图-22M3,这种超音速变后掠翼轰炸机能挂载21吨***,包括AS-4反舰导弹,各类航空***,进行超音速突防,航程达7000公里,在冷战时代,对西欧,对我国都是非常大的威胁,歼-8的主要设定任务就是拦截该机。
到21世纪的今天,这种曾经的超音速怪兽已经落后了,可以打下它的中远程防空导弹非常多,防空雷达也可以很轻易地发现这种没有隐身能力超音速轰炸机,对地攻击只能临空扔非制导***,图-22M3的威慑能力大大减弱了。
这次改装主要是使该机能发射先进的巡航导弹,空地导弹,避免出现在叙利亚战场扔老***的尴尬。该机还可以挂载4枚“匕首”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实战价值还是不小的。
当然,改装这种老轰炸机也是俄罗斯没办法的事情,这种战机虽然还有不小的战斗力,但没有隐身能力,无论巡航还是突防,都容易被敌方打击,变后掠翼结构维护保养都非常复杂,昂贵,如果有财力研制新飞机,是犯不着费力改进它。N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业设计 三视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工业设计 三视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2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