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设计 > 正文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战日本工业设计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二战时日本有重装坦克吗?其水平跟欧洲的坦克有可比性吗?

二战时日本有重装坦克吗?其水平跟欧洲的坦克有可比性吗?

有但是未列装,其重装坦克只是相对于其本国的豆豆坦克而言。相对于欧洲战场上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而言只不过是个大豆豆而已。在太平洋战场上谢馒头都可以统治一切,重型卡车都可以将其撞毁,

其研制的时间过晚,进度慢,火炮,装甲,动力系统不成熟。且勉强研制成功后其军工能力也不能够满足其作战和训练需求。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战期间,日本不但没有重坦,连中坦都没有,***等轻型坦克,虽然达到了当时轻坦的主流标准,但是同时期,欧洲已经没人再用轻坦这种活棺材了。别说德国动物园和毛子的钢铁洪流,就是谢馒头,在太平洋战场都可以把日本装甲部队狂虐,还要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据说这种轻型装坦克曾经被美军重载卡车撞翻!所以日本装甲部队到了欧洲,连苏德的辎重部队都不如。对于日本工业化水平的评价,也是值得商榷,很多学者认为日本其实是一个半工业化国家,工业体系并不完善,甚至是畸形的。岛国除了造船比较强,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和欧美比起来,武器装备大写的***丝,零战等飞机也只是靠牺牲一些性能,追求另一些性能,弄不出野马这样的强大且均衡的战斗机。再加上***匮乏,日本真的没有能力生产重型坦克,后期曾经做了一些尝试,但完全的失败了。

重型装甲坦克是1942下半年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出现的虎式坦克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重装坦克,而这时日本基本上已经放弃研发新型坦克。所以二战时期的日本是没有重装坦克,其实当时世界上有重装坦克的国家也没几个。

其实日本在早期也是坦克领域探索的先驱者,早在1931年日本就开始在对华作战中使用坦克,并且在实战中坦克使用的汽油发动机很容易被引爆起火,所以日本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坦克发动机由汽油机换成柴油机的国家。而日本买二战服役最好的坦克其实是***坦克,于1937年末开始投入生产,在1937年的时候它在世界范围内还算一款比较优秀的坦克。并且在各个战场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中国军队缴获的***坦克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中,它的性能甚至要比苏联的BT快速坦克、美国在1940年生产的M3坦克性能要好,而且块头比苏联的BT坦克和M3坦克还要大。而在1937年同时期德国装备的2号坦克和38T坦克性能也很一般,甚至都不如日本***坦克,而到了1939年3号坦克之后德国的坦克早期型开始超过日本***坦克性能。所以在1940年之前日本坦克技术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和欧洲各国的坦克还是有可比性的。

二战时期日本没有像样的重装坦克,连中型坦克都没有。日军装备的轻型坦克更不是同时期欧洲主流轻型坦克的对手。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来看一下二战主流国家坦克等级的划分:20吨一下属于轻型坦克;20到40吨之间属于中型坦克;40到60吨属于重型坦克;60吨以上那就是超重型了。



按照这个划分日本的坦克只能算轻型坦克。九七式“奇哈”轻型坦克是二战时期日本装备最多的坦克,战斗全重15吨,主炮57毫米口径,装甲25毫米厚,可以说是车轻、甲薄、火力弱,最关键***用的还是铆接装甲技术。跟欧洲一战时期的坦克一个水平,二战时期日本一共生产了1500辆。用这款坦克称雄亚洲还行,遇上美军谢尔曼坦克就被揍成了废铁 。

为了应对美军谢尔曼坦克日本研发了四式(30吨)跟五式(35吨)中型坦克,但是后期日本已经失去制海权,根本没有钢铁可用!四式造了个位数,五式只是个样车 。

1、二战时期日本属于半工业国家,工业起步晚,军事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连个像样的坦克炮都造不出来。

2、二战时期日本的军事思想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整个二战日本都没有成建制的坦克部队,坦克只是掩护步兵冲锋,作为步兵的***兵种存在。一直到最后日本才破格升级了一个坦克师团,但是只有师团没有坦克。

第一 导语

在上一篇文章之中,笔者我讲述了美国在二战时期在面对新式武器装备——坦克,美国的军队高层领导们的错误理念导致设计出来的坦克综合性能不佳,使得美军装甲兵们在驾驶本国生产出来的坦克时遭到了德国虎式坦克的虐杀,最终导致美国士兵的“虎式综合症”。直至二战末期,美国才生产出M26重型坦克,使得美国的坦克能够正面对战德国的坦克,由此,我们得出武器装备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以及不得不惊叹德帝国雄鹰之一的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其具有远大的目光!

日本,作为二战时期东方战场的罪魁祸首,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么一个弹丸之国却能倾起一场滔天巨浪,敢于向世界的工业强国进行挑战。【意指美国】但是,日本的工业实力着实不行,在坦克的设计建造之上,他们制造出来的坦克根本比不上苏德的主战坦克。

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包括日本在东方战场中的对手还处于农业国状态,这使得日本在坦克的设计建造上没有那么大的动力,毕竟德国在欧洲战场面对的是一群工业强国,而且还是一群老牌的工业强国,其对手实力十分强大,而且日本本身的工业实力较弱,这在设计建造坦克上面就会有很大的难度。

笔者认为,东方战场的各大参战国为农业国,让日本产生了一种“东亚无敌手”的心态,限制了日本在坦克上面的发展

***中型坦克的设计时间为20世纪30年代中期,关于这样一款坦克的性能,在防护力上面,这款坦克只是可以抵挡得住机枪的射击,一般使用***包就可以摧毁一辆日军坦克,其最厚的装甲为炮盾也不过只有50mm;在火力上面,这款坦克只是装备了1门57mm火炮和两挺***性7.7mm毫米的机枪,而且作为一款轻型坦克,它的机动性能甚至还比不上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一款达到57吨级别的坦克可以达到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但是***中型坦克的速度确是每小时38千米。

然而,日本的坦克却还是有其开创性的特点的,日本的坦克***用了柴油发动机,而在这之前苏德的坦克都是***用汽油发动机,在这一点上看,日本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虽然这其中有日本的***匮乏,经济条件不行,柴油的价格比较实惠等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