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瑞典工业设计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瑞典工业设计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时期,德国没有进攻瑞典,或者说直接攻占瑞典,其实并非是因为“不敢”。
虽然瑞典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军事强国,尤其是古斯塔夫二世时代,曾经让整个欧洲都都感到颤抖。
但是,由于俄罗斯的不断打击下,瑞典逐渐衰落。再也不是那个曾经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到了二战时,瑞典已经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沦落为一个普通国家。但是,很奇怪的是,到了二战时占领了丹麦和挪威等北欧国家的德国,却放过了瑞典。这确实让人觉得奇怪。但是,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首先,瑞典与德国的关系极为密切。德国所需的铁矿砂,大量是从瑞典进口的。所以,德国没必要侵略一个对自己不会产生危害,又有极为重要作用的国家。尤其是,如果德国侵略瑞典,引起瑞典愤怒,拒绝出口铁矿砂或者破坏铁矿山,那么德国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瑞典的地理位置对于德国来说没有什么“战略意义”。毕竟,挪威也好,丹麦也罢,对于德国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被德国占领,那么德国海军通过基尔运河进出北海的通道将会被大通,而且将潜艇或舰队基地设在挪威之后,前往大西洋实施“破交战”将会变得极为容易。如果被盟国占领,那么德国海军将会被彻底困在波罗的海,动惮不得。而瑞典去没有这方面的作用。所以,无论是盟国还是德国,都没有必要直接攻占瑞典。
最后,就是德国并非是不敢打瑞典。而是因为一系列综合因素决定,德国没有必要直接对瑞典发起攻击,这样不仅浪费兵力和时间,更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问题。
瑞典军事军事工业水平在欧洲是继法、英、德、意之后较为完整和先进的,其著名跨国公司数量和基本覆盖陆海空三军的军工产品,相较于其900多万的人口来说,也算是“小国强兵”或者“小国家,大工业”的典范。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以下瑞典的军事工业情况:
提到瑞典的军事工业,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大名鼎鼎的瑞典萨博防务集团(SAAB),这年成立已经超过80年的公司,常年位居世界百强军工前四十位,足以说明其实力。萨博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的瑞典飞机有限公司,后来重组为专注商用汽车领域的斯堪尼亚公司和专注于军工及航空业务的萨博防务集团。萨博防务集团的军工产品年营收额接近30亿美元,产品涵盖地面武器、航空航天、海军舰艇、导弹及***等,全球员工雇员约1.5万人。
萨博集团创始之初,就是以飞机制造为基础,虽然当时的瑞典军机研制水平与英、法、德等欧洲大国相距甚远,但是瑞典依然在二战前夕独立研制出了B-17俯冲轰炸机,不仅装备本国空军还出口到芬兰、丹麦、奥地利和埃塞尔比亚,为独立研制军用飞机打下基础。二战期间,瑞典又研制出性能更加优越的B-18轰炸机,总共生产242架,直到战后还在继续生产。
在战斗机领域,萨博J-29的研制成功对瑞典喷气式战斗机工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市的意义,该机因为短粗的机身被称为“飞行圆筒”,这不仅是瑞典生产的第一架专用喷气式战斗机,还是瑞典第一款参与实战的战斗机。J-29在1961年随瑞典***空军参与了联合国刚果维和行动,执行多次对地打击和侦查任务,在当时来说算是一款性能不错的战斗机。
由于J-29“飞行圆筒”为瑞典战斗机工业打开局面,萨博集团后续又研制了J-35“龙”超音速战斗机以及J-37“雷”战斗机,J-37在1968年设计定型投产,总计生产329架,可以说“雷”式战机是现代空军战斗机“一机多型”的开山鼻祖,同时J-37的短距起降能力也非常出色。在六七十年代,美苏等大国还在研制专用空优战斗机和对地打击攻击机的时候,瑞典受制于国力有限,萨博公司就提出将J-37设计成一款多用途战机平台,只需更换部分机载设备,就可完成争夺制空权或对地打击等多任务工作。这种战机设计思想在当时绝对是十分小众的,但是没想到今天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也走上了一机多型的道路,其中美国F-35战斗机就是一机多型思想的终极体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典宣布自己为“中立国”。但纳粹德国为什么不侵略瑞典呢?因为瑞典没有德国需要的战略物资。比如石油,在二战前的苏联高加索就有大规模的油田。还有煤矿,钢铁等战争“稀缺”***都是纳粹德国急需的战略物资。
CTEK是一个源自瑞典的工业品牌,瑞典CTEK SWEDEN AB主要生产电池充电,汽车电池,智能电池充电器,线性充电器,汽车电池充电器,大篷车电池充电器等产品,CTEK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摩托车、轿车、摩托艇、重型卡车、厢式旅行车、摩托自行车、牵引车、帆船、巴士、轮式装载车、自卸卡车、电动轮椅等领域。
voton没有,应该是viton的牌子是FkM的品牌,是一种合成橡胶和含氟聚合物弹性体,通常用于密封件,耐化学药品争套和其他模制或挤出产品。该名称是科慕公司的注册商标,并于1957年引入。
沃顿VOTON是中央空调液晶温度控控制器品牌。隶属于山东德州贯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公司是集中央空调•消防排烟•环保净化•空调末端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施工、维护于一体的综合生态链型发展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基建工程、商业地产、工业制造、农业开发、电子信息、车辆工程、环保处理、医药净化、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
voton是富豪牌子汽车。
是沃尔沃汽车公司品牌。
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
吉利与福特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协议,吉利联合大庆国资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公司100%的股权。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将在中国建立年产能力达30万辆的新工厂,使沃尔沃汽车的全球年产量提高近一倍,并在2011年实现沃尔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如今,沃尔沃分为沃尔沃集团(Volvo group)和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两家公司。
瑞典地处北欧,天寒地冻,而且生在寒冷地区的人长得人高马大,他们最初第一步的发家史便是强盗掠夺。瑞典东靠波罗的海,西边有大西洋,是贸易往来的重要要道。
瑞典海盗维京人***
瑞典人没有东方儒家思想的约束,又没有西欧法律的束缚。在海上贸易盛行的年代,瑞典的农夫、渔夫都开始打造船只,跳入大海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海盗。在做海盗不断扩大自己地盘的同时,还参与贸易,并建立自己的贸易根据地。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到海盗的口袋里。
近代以来,瑞典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均选择了中立。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一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是因为选择中立发战争财,发展强大起来的。选择中立,一方面可以避免国内***的内耗,发展本国的产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凯旋于战争双方之间得到好处。
二战中德国步兵
其中瑞典做得最令人不齿的事,在二战期间为德国让路,进军苏联。好在苏联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寒冷的天气中扭转乾坤,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它是“欧洲锯木场”,彩绘木马、夏季木屋为国家文化符号;它中世纪征战四方,近现代以武装中立赢得200年和平;它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绩斐然。
瑞典王国面积近45万平方公里,人口1018万(2018)。瑞典人占人口近90%,瑞典语为官方语言,国教为***教路德教派。
统一的瑞典民族形成于9-11世纪,当地人无海盗经历。12世纪瑞典人完全皈依***教。1523年,古斯塔夫(瓦萨)王朝建立并延续至今,1600至1718年为其“全盛时期”,疆土包括现在的芬、爱、拉、立、波及德国一部,并在自然科学领域处于“无敌地位”。1814年起实行中立政策,一直未陷欧洲乃至世界大争漩涡。
1995年瑞典加入欧盟,属申根国家,2003年全民公决否决加入欧元区。
20世纪初,凭借丰富的木材、铁矿和水利,瑞典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从农业穷国向繁荣的蜕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瑞典工业设计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瑞典工业设计作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1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