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设备维修人员绩效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设备维修人员绩效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以每一工作日为一记量单位包括维修项目,修理时间,修复后 持续工作时间。为分标准持续工作时间/修理时间*工作项目比较日工 作量及工作效率记录当日工作记录。
2.
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如无故怠工,推脱。经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 确认。 (每次扣 2 分)
3.
维修时如查不出原因或自己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立即与班长 联系。每次设备修理结束后,应观察一段时间(10 个产品以上)确无问 题,请操作工在报修单上签字确认后,才算完成任务。(无故不执行扣 1 分)
4.
工作完成将维修现场清理干净,工具及零件归位。换下来的旧 零件应收回,带回机修间,如能修复,尽可能修理。(无故不执行扣 0.5 分)
每月对设备部维修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依据为每月的维修记录本、设备报修单、上班纪律、技能水平。对故障维修效率和维修次数作比较。
对设备部进行人员考核,按每***均300申请,月底综合评定。
维修工的绩效与产量挂钩的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维修工完成的维修任务数量:可以根据维修工完成的维修任务数量来评估其绩效。维修工完成的维修任务数量越多,说明其工作效率越高,绩效也相应会更好。
2. 维修工维修的设备故障率:可以根据设备的故障率来评估维修工的绩效。维修工修复设备后,设备的故障率下降,说明其工作质量较高,绩效也较好。
3. 维修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可以通过评估维修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来确定其绩效。工作效率高、维修质量好的维修工可以获得更高的绩效评价。
4. 维修工的客户满意度:可以通过客户反馈或调查问卷来评估维修工的绩效。客户满意度高的维修工通常会得到更高的绩效评价。
管理设备维修人员需要细致的计划和协调,同时好的管理模式也能保证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1. 首先需要定期制定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为维修人员提供固定的时间安排。
2. 对于维修工作的安排,需要严格按照维修优先级和重要性程度来调度,同时需要进行任务分配和进度跟踪。
3. 在工作中,需要对维修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纠正,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4.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维修过程进行数据化管理和记录,以此进行绩效分析和提出优化方案,不断优化管理策略并提高效率。
合理的分工——划分责任维修区域;
公平的激励——建立激励考核制度,根据业绩进行激励,如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故障率等;
正确的引导——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引导维修工进行充电提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设备维修人员绩效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设备维修人员绩效管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1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