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电火花加工具有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高,可加工范围宽,特别是在复杂、精密、薄壁、窄缝、高硬材料的模具型腔加工中的优势是高速铣削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放电加工将仍然是模具型腔加工的主要手段。
模具EDM是电火花加工的意思。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火花通电时,所产生的瞬时间的高温,去层层蚀除工件表面上材料的原理。电火花加工适用于高硬度导电工件的加工。
模具EDM是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是指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电火花加工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的一种利用电、热能进行加工的方法。
电火花穿孔机最小可加工0.15mm的细孔,深度也只能加工350mm,光洁度通常情况下可以达到0.8微米,精度在5微米以内。
机械抛光最低是0.82μm,电解抛光后粗糙度可达 0.3μm。 利用柔性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目前精度可达0.001mm级,表面质量也接近磨削水平。一般磨削为Ra25~0.16微米。
先粗加工,例如深度是2mm,先加工到***5mm,再精加工,将尺寸加工到上限,且表面粗糙度在15#左右,再进行修镜面,根据面积的大小形状不一,需要选择合理的加工条件。MAKINO的镜面和Sodick的镜面有一定的差距的。
表示加工工件表面光洁度数值15um(工件的表面高、低粗糙程度在15um范围内),它的级别有0.0000.0.0.1250、100um。100是最粗糙的。
石墨电极的主要特性和优势包括高温耐烧、良好的导电 性能、低电极烧损率、高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等。
石墨电极的优点是加工较容易,放电加工去除率高,石墨损耗小,因此,越来越多的模具厂放弃了铜电极而改用石墨电极。
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戏剧性的变化?当然是石墨电极的诸多优势。
一般产生的原因是模具凸模和凹模的间隙不合适,比如间隙大或者间隙偏,或者模具刃口磨损,毛刺大的坏处一是不好看,影响外观质量。
在冲裁加工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是不可避免的。毛刺过大的主要原因:1)凸、凹模之间的间隙不当或不均匀;2)刃口由于磨损和其他原因而变钝。尽管冲压件毛刺不可避免,但改善冲压条件则有可能减少毛刺。
冲件有毛刺原因有两个:上下模间隙太大,工件受拉产生毛刺;新模没毛刺,磨损后有毛刺,锋口钝了。解决办法:调整间隙,重新做上模或下模;用平磨把冲模冲口重新磨锋利。
研磨去毛刺的问题是,有时去除不是很干净,可能需要后续人工处理或者配合其他方式去毛刺。这种方法适合批量较大的小件产品。
形成时飞边毛刺进一增大的恶性循环。所以,如果一开始发现产生了飞边毛刺,就必须尽早修整模具。毛刺的产生有下面几种原因、及解决方法:塑料流动性过好 单纯是由于塑料流动性过好,在理论上并不是产生毛刺的原因。
解决的方法是打磨导柱、导套,使其恢复良好的配合状态。如果间隙过大,就需要更换导柱或者是导套了。毛病出得最多的是“批锋”,即毛刺。一般是烧氩弧焊,这是最好的方法了,从维护模具的角度上来讲。
1、三个方面解决:一,看看你的下模间隙是不是太大了,如果太大,那你只好重新做个小点的。二,看看下模刃口部位有没有变形,解决方式很简单,上磨床磨一下。
2、这样的话可以考虑在后期加工去毛刺的方法,比方手工去毛刺,和用振动筛去毛刺等。
3、二:在喷丸室中完成焊接焊豆和毛刺的清除工作。这在避免冲压件使用时的短路和电气短接是非常必要的。
4、冲件有毛刺原因有两个:上下模间隙太大,工件受拉产生毛刺;新模没毛刺,磨损后有毛刺,锋口钝了。解决办法:调整间隙,重新做上模或下模;用平磨把冲模冲口重新磨锋利。
5、冲床毛刺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料厚调整间隙一般按百分之10增加间隙,也就是说冲1毫米的板凹模应该比凸模大0.2毫米。调整间隙偏差使其两边间隙一致。更换冲头平磨加工下模使其更锋利。
6、冲压件有毛刺的原因可能与冲压模具的冲裁间隙过大有关,选择合适的冲裁间隙,是保证冲压件不出现大的毛刺的首要条件。一般薄板的双边冲裁间隙值不大于料厚的6~8%,如果间隙过大,冲压件的毛刺就会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bww.com/post/10541.html